首先自我介绍一下,本人大四学生,本科所学专业为土木工程,研究生所学方向为钢结构,去年参加了2015年研究生入学招生考试,现已被录取。从复试结束到现在陆陆续续收到了学弟学妹的很多疑问,有关于考研的,有关于未来的,还有关于就业的,等等。尤其是最近,收到了很多外校的学弟学妹的疑问,我觉得有必要集中回答一下大家的问题。正好今天毕设忙里偷闲,解答一下大家最关心的关于考研的困惑。这是学长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对考研的的一些看法,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,但是请学弟学妹记得,考研成功故事可以分享,但是经历不一定要模仿,我建议大家结合自己的特点做适合自己的安排。下面进入正题。
1、如何选择院校?
建议:根据自己的兴趣、专业,先选几所院校,然后查询或者询问师兄师姐近几年的报录比,结合自己的本科成绩做决定,毕竟自己最了解自己。考研是能力选拔性考试,不是人人努力人人就可以上清华的,做到自身准确定位是考研成功的重要前提。
2、要不要报考研辅导班?
建议:首先要明确考研辅导班是一个辅助你考研的工具,一定不要让它成为你的导向,你应该有自己的安排,当然不排除参考考研班的时间安排等。最终自己决定报不报,如果觉得自己不能静下心来独自复习那就报一个,约束一下自己;如果觉得大家都报了,自己没报会不会考不上,那么你要follow your heart,你是在为自己考研,跟别人报不报班没有直接联系,好好想想再决定报不报。我和我的同学认为可以选择性地报一些班,没必要全报,我觉得政治班可以报一下。
3、现在复习是不是太晚了?
建议:准确地讲,这个因人而异,基础好的,10月份开始准备也能考上,基础太差的,可能准备一年都考不上。大家的基础都相差无几,没必要担心这个问题。你应该注意的是提高学习效率,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最大化地学到知识。我去年8月22号把数学看完第一遍,8月26号开始看的复习全书。学长考上了,你还担心什么,抓紧时间,踏踏实实复习就是了。
4、英语单词怎么背?
建议:这是一个困扰大多数考研人的问题,我尝试过被新东方的那本绿皮书,只背了十几页就背不下去了,我有朋友坚持背完了,但是反复背好几遍的极少,这样做效果不错的寥寥无几。建议大家背背核心词汇,如果你没时间背这个或者干脆背不下去,那就找阅读核心词汇去背背,毕竟阅读在试题中占到很大比重,具体的这类书我也不知道,当时我是自己总结的,经测试有效。
5、要不要起超早,回超晚,中午不午休?
建议:对大多数人而言,起早贪黑是应该的,在备考期间,应该养成早上不赖床,晚上不早退的习惯,但是我要特别提醒一下学弟学妹们,不要起得太早,比如5点半,中午尽量休息会儿,晚上不要太晚,比如11点半,要保证每天的睡眠时间。睡得太少极有可能适得其反,身体好才能效率高。当然,也有少部分人睡得超级少,考的也不错,我认识的同学就有这样的。大家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安排作息。
6、公共课考研资料用哪些?
建议:我提一下主要用到的书,大家参考一下。数学是李永乐、李正元、范培华的复习全书,英语是曾鸣、张剑的阅读150篇,政治是高教社的大纲解析以及配套习题。此外,还用到李永乐的《最后冲刺135分》,何凯文的《时文精析》,考研班的一些资料等。我复习时间晚,没有看太多书,建议大家看看主要的这些书,其他书大家可以选择性地看看,但是书不在多,一定要看精。
7、专业课资料应该看哪些?如何获取?
建议:第一个问题,看报考专业相关的课本、辅导书和的目标院校的历年考试真题。第二个问题,前面两项都可以在书店或者网上买到。不少学校不提供真题,其实大多数专业真题网上是有卖的,大家仔细找找,或者咨询一下师兄师姐。
PS:如果考土木的结构力学,建议使用目标院校的结力课本,真题和于玲玲主编的结力辅导书。
8、可不可以不看课本直接看复习全书?
建议:强烈不推荐这样做,没学走就学跑,甚至飞,后果很严重。复习全书里很多结论性的东西不给证明,这都需要你去看课本钻研,明白了推导记得才会熟练。
专业课也一样,先看完课本,再去提升自己的能力。
9、数学课本一定要看同济的吗?
建议:同济的《高等数学》、《线性代数》,浙大的《概率统计》,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“行业标准”,但是实在太厚了。数学的知识点是不会变的,自己学校的课本未尝不能使用,我就是用的本校的课本,但一定要注意对照着“规范”来看,复习要全面,自己学校的课本上某些了解的内容,可能是你的必考部分,千万要注意。
10、专业课课本一定要看目标院校的吗?
建议:尽量看目标院校的,某些学校课本里的一些符号可能与你学校用的不一样,你需要向目标院校靠拢,不要因为这些可能扣分的地方丢分。这是专业课跟公共课很大的一项区别。
11、考研期间可不可以偶尔放松一下?
建议:可以。神经一度处于紧绷状态,学习效率会降低的,学习一段时间可以适当放松一下,听一首歌,出去散散步,看看风景都是可以的。但是,如果想出去打一场球,看一场电影,在备考前期,或许可以偶尔这样做,到后期强化冲刺阶段,千万不要这样做,time is money。
12、真题什么时候做?
建议:考前1~2个月,可以做几遍,最近年份的真题建议在临近考试前做一下,不为检测考多少分,只为找找感觉。注意总结,真题是最好的资源,在真题中往深挖掘,反思,这样才能有所提高。
13、要不要找一个研友一起上自习?
建议:根据自身情况来定。有的人可能喜欢独来独往,那么自己就不用找了;有的人一个人坚持不下来,那么找一个跟你作息时间差不多的,最好专业一致的,这样你们在洗漱中、吃饭中、打水中都可以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,一加一绝对大于二。很庆幸,我下铺就是这样的同学,跟他交流中能广开言路,发散思维,学到了很多。
14、学习中要不要探讨?
建议:必须要。不会的一定要问,有新见解也可以与同学探讨,往往探讨之后你会获得更深的理解,不要把你的同学当成对手,毕竟你的对手是面向全国的,你应该做的是,把同学当成队友,在交流中共同进步,达到共赢,大学阶段是同学,研究生阶段又是同学,岂不是一件美事。
暂时想到这么多,希望能带给大家帮助。同时,欢迎大家提问,看到后我会第一时间回复大家的,这篇日志也会继续更新。预祝2016考研人都能遂愿。
——太阳哥于2015年5月19日